三個思維突破創業學習盲點
獨家分享:盧希鵬教授 | 從後天看明天
曾有人問我:「專家學者的論壇要不要去聽,很多時候都聽一些大趨勢,大方向,講的案例不是Apple、Microsoft,不然就是Walmart、Amazon,聽的是很過癮啦!但對於我們(中小企業)根本很難做啊。」
這問題其實不是少數,我接觸到的一些中小企業,甚至是微企業主都再聊,「聽久了,都麻痺了,多是趨勢分析,少有落地做法」。不諱言的,很多時候,集結菁英名人的論壇,最後都不小心成了「煙火秀」,搞到許多主辦單位都得靠「政商名人」及「抽獎禮品」來吸引人群。
其實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短時數」專家名人論壇給的是「思維」,而「長時數」的經管課程給的才是「技術」。就從昨天講起吧,昨晚很榮幸擔任北科大EMBA校友會《慧智講堂》的PM及主持人,特別邀請盧希鵬教授親臨演講談論「從後天看明天」,短短二小時,給了大家不少的「衝擊性思維」。
【思維一、永遠不要只有一個答案】
盧希鵬教授問:「事實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例如:「林志玲很美,是客觀事實,還是主觀事實?」,「結婚時,男儐相要找帥的比較好?還是找顏值低的比較好? ivermectina para chikungunya 」、「是客觀事實比較重要,還是主觀事實比較重要?」、「你覺得產品好比較重要,還是客戶覺得你的產品好比較重要?」、「你覺得自己能力強比較重要? ivermectina india 還是客戶覺得你能力強比較重要?」
我發現這種「多維度思維」在平常輔導企業時,就會經常性的使用,只是自己是一種「經驗反射」,但盧教授簡單的幾個問題,立刻把雜亂無章的經驗轉化成一種「思維邏輯」。盧希鵬教授說「單一選項只有在學校會發生,到了真實的世界,就會有多重選項。」
「多維度思維」在企業經營非常重要,尤其是微企業主,在資金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更不能「單一選項」去思考,像有個自做蛋糕的業主問:「我要不要做團購?聽說團主都抽很兇?有些團主還換上自己的LOGO,實在很不爽!發粉絲團的效果都很差?要下FB廣告嗎?」
每一個問題都不是「要或不要」可以解決的,「或許」短期可以做OEM,多找通路,先求現金流,達損益兩平,累積資金及口碑。中期再看資金、資源、口碑如何,再看要不要轉型做品牌,美國啤酒品牌在台灣一年的FB粉絲團執行費是250萬,你的FB粉絲團沒有效,是「正常的」好嗎。
【二、不要只活在美好的過去和當下】
盧希鵬教授表示,「活在過去很重要,叫做經驗的積累、美好的回憶,活在當下也很重要,但這兩個很好的想法,常常會讓很多企業困在永恆的當下,很容易沒有辦法進步。」像大潤發賣給了阿里巴巴時,執行長說了一句,「我贏過了所有的對手,但却輸給了時代!」Nokia曾經是全世界的手機霸主,生產的手機類型少說上千種,但如今確不敵APPLE的獨一款Iphone。
農業時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工業時代,資本投資,以錢賺錢,倍增獲利。資訊時代,平台經濟,掌握先機,百倍起跳。馬雲坦言:「十年、二十年以後,這世界最珍貴的資源,最稀缺的資源,不會是石油,一定是數據。」,要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到DT(Date Technology),這就是期望企業不要一直活在過去及當下,要不斷著眼未來。
台灣的企業喊轉型喊了二十年有了,但我多半看到的是前千強企業不斷的落實轉型,以2019年臺灣中小企業超過140萬家來看,真正落實轉型的不到千分之一,也不是一定要「大幅度轉型」,而是不能活在過去和當下,要不斷的在各方面與趨勢及科技接軌。
聽過一間地區性不小的道路救援企業,主管提出「派車費」可以用Google導航定位計算公里數後,再向顧客報價,結果老闆竟然不同意,說就照平常的「經驗」就好,至今報價還是由老闆及資深司機「口頭討論」出來的。如此活在過去的企業主其實為數不少,若不跳出過去思維,又怎麼怪罪於時代的洪流。
【三、成功案例很重要,但不要依樣畫葫蘆】
這點是我最欽佩盧教授的地方,身為專家學者的盧教授敢一針見血的指出一般經營者的「成功迷思」。盧教授說:「雜誌媒體報導的成功案例,已經是那間企業三年前的做法,五年前的想法,歷經了五到十年後成功了,所以被報導出來、列為成功案例,等於是你正在學習五年前的東西。」
我剛創業時,也是哪裡有課,哪裡聽,哪裡論壇,哪參加,管理書籍更是超過百本,但很奇怪的越看越心慌,越上越是覺得不足,創業這間大學好像學都學不完,而且每種管理思維都有部分衝突的地方,不知道哪個是對的,哪個可以拿來運用。
但當短短幾個月虧損百萬時,就瞬間懂了「成本要高估、收益要低估」的原則。當大家都在談論賈伯斯的「專注策略」時,很少人能去落實,畢竟大家都不是做手機,且擁有一間幾百億美金的APPLE。當時我也很認同,只是要把公司多個項目濃縮到一兩個,難免是一種「可怕」的決定。
後來決定專注在一項管理工具「DISC性格模式」,花了三年達到全球三項第一,Google搜尋首頁(0廣告費),還預計出書時,我才了解「專注策略」的效用,但中間會不會失敗,我不知道,公司會不會倒,我也不確定,但企業經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市場和自己問題」的過程。
盧教授說:「成功案例還是很重要,我們可以從中去拆解底層邏輯,而不只是用歸納法去實現未來的成功。」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的晚上。」還要不要到處參加論壇?經營不是單選題,還要不要轉型? carefirst formulary ivermectin 要看看你想不想死在明天的晚上。
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計畫專欄
作者:心惢文創總經理 蔡緯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