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專欄85_老闆不是專業執行者,你不該用「番茄鐘工作法」的三個理由

Facebook
Twitter

老闆不是專業執行者,你不該用「番茄鐘工作法」的三個理由

「番茄鐘工作法」一個最近被炒到熱到不行的時間管理技巧,原因就是臺灣史上最年輕的天才政務委員「唐鳳」,在專訪中分享了愛用的「番茄鐘工作法」,以避免一直被雜事干擾,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事實上「番茄鐘工作法」早在1992年由Francesco Cirillo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所構思而成,主要是運用小單位時間,來幫助工作的專注度及效率。方法也是極為簡單,以25+5分鐘的方式來切割工作時間,每工作25分鐘,就休息5分鐘做為一個單位,然後再看一次要設定幾個循環。

在我自身使用後,發現番茄鐘工作法比較適用在工作型態固定的辦公室人員身上,而越高階的管理人員可能就越無法適應這種時間管理方法,甚至在老闆身上使用還會有反效果。但我不是在反對番茄鐘工作法,而是每一種時間管理方法都需要親身使用過,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255分鐘對於老闆來說太短

25+5分鐘對於老闆來說太短

對於一個不太喜歡自己工作的上班族來說,分心是很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需要學習時間管理技巧來幫助自己不要分心,但說穿了只是在「壓抑」上班的痛苦而已,不然一部150分鐘的電影,你怎麼不分心?一次3小時的線上對戰,你怎麼不分心?

而工作在每一位老闆心底都占了80%以上,基本上不會有分心的問題,多半是干擾太多。有看過《心流 Flow》的人都知道當一個人全神貫注於某件事時,時間就會被扭曲而產生「時光飛快」的感覺。

好比我的一篇專欄從蒐集資料、定主題到最後排版、校稿,需要3-4小時,但我一打起鍵盤就會感到「時間不存在」。公司裡的CG特效師也一樣,每次進入心流時,他可以長達5小時不起身,直到腰痠背痛才身展一下筋骨,然後再繼續做,完全沒有分心的問題。

APP的鬧鐘會打斷老闆思考

APP的鬧鐘會打斷老闆思考

我有下載番茄鐘工作法的APP,一開始好像不錯,讓自己專注在25分鐘裡,然後把一些干擾去除,但進入狀況後,每25分鐘的鬧鈴卻是打斷我思緒的干擾,就如上述所說,25分鐘對於一個專注的管理者來說,實在是太短。

剛使用的前兩天,發現就一直不斷的拿手機按「重新開始」,並強迫自己休息5分鐘,但基本上當思緒起動時,25分鐘一次的鬧鈴提醒,反而會打斷思緒。張忠謀及何飛鵬都提過,「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需要50%以上的思考時間」,管理者需要大量的思考,而25分鐘的提醒反是一種干擾。

後來我把鬧鈴切換成靜音,經常一回神25分鐘早就過了,然後又再想說到底已經第幾個循環了,這對我的思考來說,反而是一種干擾。不過若是當下很煩躁時,可以使用第一次的25+5分鐘,來幫助自己進入狀況,當進入「心流」後,就不用勉強一定要使用APP。

老闆不是專業執行者

很多老闆很忙,但要忙對地方,因為一個人的時間及能力有限,由其是老闆、CEO等高階管理者角色,不可能去緊盯每一項細節的工作,而是思考及規畫如何「運用有限資源創造最大利潤及價值」。

在這前提下,老闆、CEO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如果一位老闆每天有一大半時間還在自己做案子,那嚴格來說,僅是一位專業執行者而已,不是領導管理者,一樣在賺勞力財,而不是資本財。

我知道非常多的微中小企業主每天都要勞心勞力的顧著公司,然後雜事一堆,連想進修或是思考下一步的時間都沒有,其實不是沒有,而是格局不同、思維不同。

這篇著重在「番茄鐘工作法」對於高階管理者的影響,並非完全否定其效過,對於雜事過多、容易分心的工作者來說還是很有效果的,當我面對不想面對的文書工作時,我也會用手機設定一下25分鐘,讓自己減緩煩躁的心情,順利進入最佳狀態。

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計畫專欄

作者:心惢文創總經理 蔡緯昱

更多創業創新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