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創業投資,零虧損戰績
李嘉誠:我都先想可以失敗到什麼程度?
這個主題早在13年前《商周》的李嘉誠傳奇的採訪中,就輕清的描述了李嘉誠的創業投資秘訣,只是當時我還是個大學生,「創業」兩個字離我還太遙遠。但時至今日,一轉眼十年的創業路再來看這篇,感觸良多,也節錄幾條重點,跟大家分享並砥礪自己。
90%先考慮失敗
李嘉誠對於幾乎沒有虧損的戰績,給出了這個答案,「90%先考慮失敗」。這真的是一條很重要的成功心法,看過許多台灣新創業的人,都很「正向」、「積極」、「樂觀」,再加上很多雞湯文章,把成功案例講的太過神話,以為只要用「熱情」和「堅持」就可完成創業夢。
但就創業老將來說,根本就是「過度樂觀」的傻子。這時很多人就會反駁,你看賈伯斯、馬克左伯、貝佐斯,哪一個不是懷抱熱情,克服無數困難,才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
我承認需要熱情與正向的心態,但在短篇節錄的「創業成功學」反而會加重失敗的機率,而且有人一定會說,哪有人「未想贏,就先想輸。」都還沒開始打仗,就覺得自己會輸,甚至有人會說才剛開始,就想著失敗,那不是很觸霉頭嗎?
不急,我們來看看李嘉誠怎麼回答商周記者,「你一定要先想到失敗,從前我們中國人有句做生意的話叫做『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麼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麼樣。」
所以李嘉誠的先想失敗的意思是,「如果下一步不如預期怎麼辦?」所以當還沒進貨時,就要先想產品能賣給誰?要是賣不出去,怎麼辦?如果一直賣不出去,又該怎麼辦?公司可以承受多久沒有賣出去的壓力?
不過很多新創業的人,在一開始的準備期,腦中好像會分泌過量的胰島素,一直呈現很亢奮的樣子,心理一直會有那種一開市就會「一直有客人」、「生意做不完」、「要賺大錢」的期待,但大多是一種幻想。
每當遇到想創業的年輕人,我都會先問一句:「你的客人在哪裡?」通常大多數人都會開始支吾其詞。如果勉強答的出來的人,我就會再問:「他們如果都不想買你的產品,怎麼辦?」然後就會看到好像要跟你搶香蕉的「激動猴子」,對著你說:「不可能!這產品現在很紅!一定保證賣翻!」
一般來說我就會打住,我的主要目的不是潑對方冷水,而是讓對方「理性」的看待創業這件事,畢竟我也曾經當過猴子,吃過大虧,所以更清楚創業真的要「先算輸,在算贏」,如此才不會把自己的期待無限放大,當成市場的反應。
不停研究可能發生的問題
李嘉誠表示:「我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要面對可能發生的壞情況下出現的問題,所以往往花九○%考慮失敗。而且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經營行業最新、最準確的技術、知識和一切與行業有關的市場動態及訊息,才有深思熟慮的計畫,讓自己能輕而易舉在競爭市場上處於有利位置。」
看出端倪了嗎?整篇採訪我個人最看重這段話,李嘉誠的思維邏輯跟巴菲特幾乎一模一樣,「吸收大量的資訊」,難怪都是投資之神。巴菲特一天看的報紙新聞量,應該比我們一個禮拜看得還多。除了每天固定的五份報紙外,就是閱讀幾千字的投資建議書。
那你看一般老闆在看什麼?臉書、直播、娛樂新聞、龍捲風?要進一個新進的產業,夠了解產業結構嗎?夠清楚上下游供應鏈的模式嗎?夠有能力可以成為新的進入者嗎?這個產業是有發展性的,還是已經步入夕陽呢?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閱讀與研究。
這兩天又聽到一個朋友的親戚,在高雄買了兩套房子,結果認賠了250多萬才脫手。朋友說,他親戚很喜歡「聽人說」,尤其是那種「很會說」的肩客,只要叫他個幾聲「羅董」,他就會很快下手。
早年辛苦加上時機所賺的幾千萬,如今早就敗光,還負債累累,但我想信他還是學不乖,因為只想著「一定賺」的人,通常都是一定賠。
李嘉誠表示:「投資時我就是先設想,投資失敗可以到什麼程度?因為我不貪心,公司也從來沒虧過,但我並沒有賺快錢的機會,因為我比較小心。」說到頭來,創業或投資不僅要不斷學習外,還需要克服很多人性的弱點。
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計畫專欄
作者:心惢文創總經理 蔡緯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