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顧問公司BCG給企業家的「下個10年生存建議」
最近在《經理人》雜誌上看到這篇文章,覺得現在正是台灣微中小企業要思考的問題。2019年,經濟學人智庫首席經濟學者Simon Baptist認為:「經濟成長方式正在變化,成長本身不再是理所當然。」大多數經濟學者認為,未來十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僅剩2010年代的一半。
今年又迎來武漢肺炎風暴肆的疫情,算是敲醒所有企業下一個10年挑戰的序幕。環境只會更加艱困,因此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做了一份大量的調查研究,整理成一份名為《如何在下一個 10 年致勝?》的報告。
指出今日與10年前相比,全球TOP10企業裡的科技公司從20%飛快成長到80%,因此建議企業需要把握五大議題,來迎接下一個10年。我也依照這五項議題,提出對微中小企業的一些實際的看法與思考方向。
從拚「快速擴張」變成拚「快速學習」
企業獲利多半在拼「規模經濟」,大量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獲利,建立品牌知名度,但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只要是同行,基本的商業模式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未來更應該強化「學習速度」。
無論是環境、市場、趨勢及顧客的需求都比以前的變化要更快、更劇烈,所以科技面、市場面、行銷面的新知都需要大量的學習。但我發現台灣的微中小企業大多數很不愛學習。
或許是學校教育導致台灣人對學習很抗拒,所以閱讀率及上課率都很低,比爾蓋茲每年的平均讀50本書,那台灣的企業家呢?股神巴菲特都為了提升人際關係,去上卡內基課程,那台灣的老闆呢?企業的教育訓練在哪呢?
讓人力與科技完美協作
時代不同,網路時代已經快要過去,接下來就是大數據的時代,因為現在的消費型態已經是多樣化、小眾化、客製化、感官化,過去那種「俗又大碗」的產品只會使得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紅海越來越深。
不要以為大數據只有大型企業玩得起(四個步驟先從小數據開始),臉書、IG、TG及網路行銷的SEO、APP等,各種流量全都要看數據,不是用感覺或是過去的經驗法則,是該依企業需求逐步引進科技系統,來與人力做結合。
我也知道台灣很多傳統產業的老闆對科技化還是會抗拒,只在乎要多花錢,沒想到科技化是種必然趨勢,就好像從蒸氣時代變到電力時代。你不做,同行也會做,那之後就不要怪客戶為何不選你,科技化不是為了炫耀或裝門面,而是提升各方面的效能。
接受轉型或變革是常態,及早起步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調查,每3家企業就有一家極需要轉型或變革,而讓人心寒的是,轉型或變革後的公司只有25%能成功的繼續存活下去,但通常都會獲得大幅的成長,表示轉型或變革並非換件衣服而已,而是需要時間慢慢轉化。
這幾年觀察到一種現象,「成功公司的模式百百種,但失敗公司的樣子都差不多」。撐著舊有的模式、舊有的思維、舊有的做法,怎麼可能期待有突然的成功!?若是業績已經連續下滑三、五年了,真的不要存有「堅持就有希望」的期待,還是盡早思考該如何轉型及變革,不然就卸甲歸田,少賠一點。
擁抱多樣性,帶動創新與應變能力
波士頓顧問公司的研究表示,公司員工的「多樣性」與「創新和應變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說員工的組成越多元,在反應環境的挑戰及問題就越有幫助。以中國的說法就是「孟嘗君食客三千」。
但多樣性對台灣的老闆來說,很多時候是一種「理想」,因為就算員工組成多元,倘若老闆是「一言堂」,那也是沒啥錄用。我看過很多經營不善公司的最大問題,就是老闆個人的固執與偏執,導致人才不願貢獻已長,人力大量流失及消極工作。但如果你是賈伯斯等級的老闆,哪絕對不會阻止你實行暴政!
注重社會價值
最後一點,我想是離微中小企業比較遠的課題,很多人會說,薪水都快發不出來了,還管甚麼企業社會責任!但我要提醒的是,不是要做多少善事去增加CSR的分數,而是要更重視自己的聲譽。
資訊爆炸時代,好事不出門,壞事保證傳千萬里之外,還會留在你家大門牆壁上。賺黑心錢、不負責任、欺騙消費者、壓榨員工,這些事情都會在你家的網站、臉書粉專、IG帳號的留言區大辣辣的寫著。
更不用說Google評論、網路新聞、PTT、Dcard、論壇,這些你無法清除留言的地方。你做的再好,都會因為1星的評論、PTT的負評,把你辛苦經營商譽毀於一旦。
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計畫專欄
作者:心惢文創總經理 蔡緯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