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決策跟媽祖遶境一樣,該不該取消?來試試德爾菲法吧!
相信這幾天大家在LINE群組都看到一則「請大家幫忙投反對票!醫護人力已不夠了,真的不要再加重醫院的負荷!拜託大家幫忙!」的訊息。事實上,這是一則網路新聞,只是被人加上「帶風向」的字眼後去傳播,報導文末,還有投票機制讓大家去投票。
新聞及財經雜誌也都圍繞在「大甲媽祖遶境該不該取消?」,也掀起了正反兩面的論戰。台大婦產科醫師就在臉書PO文表示:「希望這次遶境進香的負責人、主管單位能停辦這次活動,請不要以凡人意念,揣度慈悲為懷的媽祖,那對媽祖,是真正的不敬了。」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媽祖是慈悲的,疫情期間大家應該好好保護自己、互相照顧,不要讓媽祖擔心。」截稿前,部長還沒給出辦或不辦的明確答案,而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也在開記者上,宣佈取消「起駕宴」及縮小範圍,然繞境行程需政府下令才會停辦。
9天滾出50億產值的「媽祖經濟」
號稱地表三大宗教盛事之一,與麥加朝聖、梵諦岡耶誕彌撒齊名的「媽祖遶境」,是台灣最大的宗教精神活動,沿途跨越4個縣市、21個鄉鎮市區,歷時九天八夜,每年都超過百萬人參加。
除了民俗文化的考量外,經濟面也是另一個重大考量,根據商周雜誌對鎮瀾宮曾公布的數字做推估,繞境進香期間可收到2000~2400萬的香油錢。若再加上百萬人潮所帶動的觀光經濟效益,一場九天的大甲媽祖遶境,是可滾出近50億的媽祖經濟產值。
究竟是辦還不辦,在企業管理上不是說來投個票,參考別國案例,亦或是認定神明一定會保佑的自我解讀。判斷需要理性,也需要深入的分析,例如在我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課程中,常會講到一種叫《德菲爾法》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
準確預測韓戰必敗的「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又稱「專家調查法」,是20世紀中由Helmer和Gordon首創。1946年,美國蘭德公司為避免集體討論存在的「權威領導」或「盲目決策」缺陷,首次運用來做「定性預測」的一種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
起初德爾菲法不是很被重視,但在1950時期,美國政府執意介入韓戰,當時蘭德公司提交一份「專家調查法」的預測報告,預測這場戰爭必敗無疑,但政府並沒有採納,最後事實證明德爾菲法的預測極其準確,此後德爾菲法便獲得廣泛的認同與運用。
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第一步先召集數位各領域的專家,並給予專家群討論主題與完整的相關資料,接著提出自己的預測及論點,然後將所有專家的回饋彙整後,再分發回所有的專家,讓專家群比較不同意見,並修改自己的預測及觀點。
如此經過三~五輪後,直到每位專家不再改變自己的預測為止,最後再將所有專家的最終意見進行綜合整理,得出最後的推論。目前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廣泛的在科技、軍事、人口、醫療保健、經營管理、市場需求、教育訓練…等各項領域皆被採用來進行評估各項決策的可行性。
這方法的缺點是相當費時,但是優點是可以讓專家群在不受其他專家或民眾情緒及擔憂的影響下,從自身專業立場出發,中立地分析並提出客觀的推論,而不是「保佑不保佑」的價值觀辯論。
企業決策跟媽祖該不該遶境是一樣的邏輯
就像這場媽祖遶境,可以召集醫護人員、衛福部官員、地方官員、民俗專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病毒專家、在地商家、宮廟執事…等各領域專家,花個三、五天,做個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
企業經營與決策也是如此,明年的產量該抓多少?分別請業務經理、財務經理、生產部經理、市場部經理、副總經理及總經理獨自表述,在用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統籌出最接近的結果,相信精準度會比「我感覺」、「我認為」、「我推測」來的更有說服力。
我常講:「問題好分析,但人心難預測」,這一場即將到來的祈福盛事,該如何在防疫、文化、經濟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我想只能由時間來證明,祈求臺灣每一寸土地,都能渡過這場武漢風暴。
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計畫專欄
作者:心惢文創總經理 蔡緯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