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專欄115_企業主該挑選哪些3C人才?看手握超過3000名員工的人資長如何選才

Facebook
Twitter
企業主該挑選哪些3C人才?
看手握超過3000名員工的人資長如何選才

艾司摩爾(ASML)?什麼東西?有聽過嗎?是位於北歐的一個小鎮嗎?還是愛斯基摩人的發源地?又帶動台股屢創新高,現今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超越三星、英特爾、甚至擠進全球市值Top 10的「護國山神」—台積電,應該就不陌生吧!

艾司摩爾(ASML)就是台積電競速狂飆的秘密武器,艾司摩爾(ASML)是一家位在荷蘭的全球半導體裝置製造商,主要生產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核心裝置,在全球有90%的市佔率,全球60個生產據點分佈在16個國家,員工超過25,000人。

目前全球絕大多數半導體生產廠商,像是台積電、三星、英特爾、海力士…等世界級大廠都曾向其採購設備。近期台積電所採購的極紫光機,就要價40億台幣,網友笑稱:「撞上去(貨車)」,中了15億樂透、投胎100次都不夠賠。」

今天就來了解這麼一間高科技的國際企業是如何挑選及培育「3C人才」。一位資深經理表示在遠赴荷蘭受訓時,是大開眼界了,因為總公司的培訓課程不是「聽講」,而是「解謎」。

前後3天時間和各國同事一起受訓,學的不是如何提高績效,如何成為菁英中的菁英,而是學習與體會艾司摩爾(ASML)最新推出的「3C人才精神」— Challenge、Collaboration、care。而荷蘭總部以解謎遊戲和換位思考等體驗活動,讓同事感受何謂3C價值。

台灣暨東南亞區人資總監劉柏玲對3C的詮釋是「Challenge — 思考辯證、勇於表達;Collaboration — 團隊合作、共創雙贏;Care — 傾聽意見、關懷員工。然而這對於多屬於「控制型」的台灣企業主來說是相當衝擊的。

Challenge 思考辯證、勇於表達

思考辯證就是懂得去思考「對錯真偽」,而不是一昧聽從主管意見,除了要去質疑外,也能接受被質疑,如此才能「做對的事,而不只是把事做對」。但這對台灣的主管或老闆而言,常被解讀這是種「反骨」的行為。

這也是我10多年授課輔導的經驗,尤其是傳統產業的企業主,經常認為領導管理就是「給你錢,快做事,多給錢,做到死」的心態,就更不說培育人才的觀念,多半是覺得「花錢培養別人員工」、「學那麼多,到時就更不聽話」。

而勇於表達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試問台灣有幾個員工敢在老闆面前「勇於表達」,通常表達完不是離職,就是在離職的路上。台灣的教育環境已經養成「聽話照做」的文化,但反觀成功的企業家多是願意聽取員工的意見,雖然不一定採納,但也讓自己有機會檢視經營模式,「一言堂」的企業主,很少我看到是可以基業長青的。

Collaboration 團隊合作、共創雙贏

劉柏玲強調:「在高科技領域,我們不相信個人主義,因為許多事情都是共同互助的結果,你必須跟供應鏈或客戶一起研發、製作,是一個合作過程。」我相信台灣企業主對這點一定能朗朗上口,但人性總是不堪考驗的,尤其在功利主義掛帥的時代。

合作共創雙贏都是為了分一杯羹的場面話,等到要出人出力時,就開始推卸責任。終於可以分潤時,又會覺得自己付出最多,搞到最後,好像蛇鼠一窩、分贓不均一樣,當企業主有這種心態和行為,跟股東或廠商在那邊利益糾葛時,就不要怪員工怎麼向心力不夠,老是不團結合作。

Care 傾聽意見、關懷員工

台灣是艾司摩爾(ASML)於亞洲最大的據點,總計有27個國籍、3,000位員工,是個相當多元的組織,所以劉柏玲認為重點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彼此尊重每個人的價值,確保每個人都足夠理解「公司為何要這麼做?」希望員工能有跨國、跨領域、跨文化傾聽他人聲音的能力。

但不諱言地說,台灣企業在這一塊上還是有非常多的進步空間,光是對員工的認知就與國際企業有著極大的不同。台灣企業主對員工的認知多是「耗材」,而不是「資產」,低薪資加上不願投資在人才培訓上,導致流動率居高不下。

微中小企業更是容易因為資源不足,而進入人才荒的惡性循環。從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來看,經營企業最重要的不是資金,因為市場上永遠不缺資金,最重要的是「思維」。早在四年前,艾司摩爾(ASML)斥資1,000億併購股后漢微科時,就開始在積極布局兩間企業的文化融合及團隊合作精神。

因此找上我司進行培訓規劃,沒想到第一年我所設計的團隊建立課程「妖怪村傳奇」便獲得了不錯的評價。接著連續三年,設計了「劍湖山奪寶」、「尚順Running Man」之部屬培育課程,亦與密室逃脫公司合作「福爾摩斯奇案」等團建課程,顯示出艾司摩爾(ASML)與漢微科在台灣積極推動3C人才精神的決心。

02

01

我不是要微中小企業主去舉辦這類大型的團建課程,一來是金錢有限,二來是員工不多,而是重視3C人才精神的概念,從小事情上先做起。像是願意傾聽員工意見,讓員工表達不同的看法,關心員工的工作壓力與loading,不要老是非專業去領導專業,鼓勵員工多投資自己(培訓津貼)…等,這些都是不用花大錢的做法,思維改變,做法才會改變,結果才會改變。

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計畫專欄

作者:心惢文創總經理 蔡緯昱

更多創業創新專欄